第五十三章 帝王之术-《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这次晏殊就回答迅速了许多。
    他知道自己该站哪一边。
    现在大宋面临的问题是,大量的门荫官员占据了朝廷,他们形成了绝对势力。
    因为整个北宋科举取士才三万多人,平均每年才有117名进士。
    仁宗时期通过科举考进去的也就四五千人左右,那么如今仁宗朝四万多名官员哪来的呢?
    大部分都是通过门荫。
    范仲淹想罢黜这些在朝堂上拥有十分之七八力量的门荫官员,就算吕夷简答应,其余人肯定也不会答应。
    赵祯就淡淡地说道:“既然如此,你看看这个吧。”
    说着指了指旁边范仲淹上的劄子。
    晏殊就走过来拿起劄子,略微看了一下,愕然道:“这.....”
    “把这事告诉吕相,他兴许知道会怎么做。”
    赵祯说完之后,稍稍思索,又补了一句:“别告诉他是朕要他知道的。”
    晏殊颇为震惊,随后顿时明白了赵祯的意思,心中暗说了句真是伴君如虎,纵使千古仁君,也不乏帝王之术。
    但他反应很快,立即拱手说道:“是。”
    “好了,你下去吧。”
    赵祯挥挥手。
    “臣告退了。”
    晏殊就倒退着离开。
    等他出了书房,赵祯才把手撑在桌上,揉搓着太阳穴。
    见钱法和交子务虽然利国利民,但事情肯定不会像赵骏说的那么轻松和顺利。
    很多国家大事,光凭一拍脑袋就做决定肯定不行,就像青苗法那样,怎么看怎么是好政策,却在执行上直接把百姓给害惨。
    所以赵祯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,有了面对任何考验的决心和毅力。
    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商人们能这么快想到抵制手段,交子务才开两个月,他们就已经打算通过挤兑来掏空交子铺,逼朝廷放弃见钱法。
    虽然刚开始第一波攻击还不算太厉害,然而如果大部分茶商联合起来,还是够朝廷喝一壶,这些也不能不防。
    朝廷那些官员们确实个个家大业大,但为了以防万一,还是得想点别的办法。
    嗯.......看来,得去皇后那里一趟了。
    赵祯心里想着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