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八章 好太子不是好君王-《燕歌行之凌波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然而,在时人的印象里,萧钧之一直是仁德谨肃、不好声色的。北朝史书写“有十余年,不蓄音声。敕赐太乐女伎一部,略非所好”的记载。

    连北朝都知道萧钧之一直是很注意以此树立太子之德。

    萧钧之是个合格的太子,但不能成为合格的君王,连他自己都知道。他十二岁时候在提刑司听讼审狱,地上跪的那几个人是因为赌博犯罪,陆修毅毫不留情,道按律当徙,萧钧之当场反驳,此科太重,应予宽减事。

    这件事常被称赞他的仁恕,然而君王并不能一味的仁恕。

    萧钧之的能力性格是否适于继立大统,不仅倒太子派怀疑,连亲太子派等都有所动摇。

    染疾而亡,不入帝陵。

    容贵妃的墓地是萧钧之选的,他选在了南清山。南清山向来少人,清静幽雅,母妃定会喜欢。

    在山中勘毕,他拾阶入幽径,昔年种的红豆树,已在初春微冷的风中吐出新绿。

    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
    容贵妃最重没有被葬在南清山。

    萧钧之折子前脚送到承天殿,后脚就被退了回来。

    折子被退的原因写的特别随心,萧越好像是顺手翻到,顺手写了两个字,荒僻。

    墓地不荒僻难道选在闹市?

    容贵妃薨逝后,墓地久久不能定下来。夏渊道北川聚气,挨着北苑,贵妃升迁极喜欢那里的风光。

    南昭是一个深受气论文化影响的国家。道家称气为炁,儒家讲浩然正气,行医辨人体气血,风水讲阴阳之气,随处可见的有关气的论述,但气的本质是什么,却没人能说得清,然而选址选地皆是围绕着聚气、旺气而展开。

    七天灵后,容贵妃葬北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