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二章 重逢张骞-《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张骞突然笑了,抬起手指指着李牧之。
    “好啊,我说你怎么和我说这些,原来是在这里等我呢!”
    “我也就直说了吧,我觉得这件事情大汉可以帮你。”
    “甚至,大明和大汉的关系更近一步也未尝不可。”
    张骞低沉道:“我回去可以向陛下申请,调派一些儒生前来大明传道,但是,有个条件。”
    “什么条件。”
    李牧之等的就是这个,单靠大明自身无法完成文化普及。
    尤其是诸夏文化,博大精深。
    单靠自己和老秦人哪点知识量,哪里足够。
    还得外援啊!
    而且,大汉和大明相距甚远,哪怕这些人来了之后也很难影响大明。
    利远大于弊端啊!
    “要想完成此事情,大明首先得表露诚意。”
    “第一,组建一个使团出访大汉,带上礼物,还有使团要会说汉话,最好能有几位老秦人。”张骞幽幽道。
    目光含有深意。
    李牧之一下子就懂了。
    这会给大汉带来巨大的政治效应。
    仔细想想,现在好像西域的国家还没有出使大汉呢。
    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注定要满口流油啊。
    而且,还特意强调加上老秦人。
    “表示祝福?”李牧之故作糊涂的样子。
    张骞也看出李牧之是在装糊涂,瞪了一眼,道:“汉代秦,虽然有了大义,而且这么多年深入人心,正统地位暂时无人质疑,但若是有流浪蛮外之地的老秦人重回中原,并支持汉,那意义可不一样了。”
    李牧之自然了解。
    哪朝哪代,只要皇帝和朝臣不太昏庸,都愿意看见此事情。
    为什么。
    宣传的时候就可以说前朝不得人心,本朝新朝仁政,包容开放。
    尤其是儒生,更喜欢看到这一幕。
    哪怕连我大清都曾对因为墨西哥华人被杀制裁过墨西哥,引起众人支持,民心可用啊!
    所以,张骞能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是理所当然了。
    李牧之沉吟道:“没有问题。”
    张骞松了一口气,有了第一个,第二个就好说了。
    尤其是大月氏,那影响力可是杠杠的。
    至于大明还是大月氏,谁能理清二者的区别呢?
    所以,双赢!
    李牧之也知道张骞的小心思,但是,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害。
    所以,无所谓。
    越是大明深度建设,越是对人才缺乏感受深刻。
    若是大明能有十万铁骑,早就踏破身度大地。
    不,五万也行。
    可是,大明做不到。
    而且就算能一鼓作气征服,最后也无法实行有效管辖。
    就凭目前大明军队里也有许多大明话不流利的人。
    所以,只能加油干了。
    “匈奴也来人了?”
    张骞点头,确定了这一点。
    李牧之皱起了眉头,没有想到匈奴还真派人过来。
    那战争可就有些麻烦了。
    水来土掩,兵来将挡。
    不怂!
    自己也想见识一下匈奴的厉害。
    李牧之换了话题:“这次有什么打算?”
    张骞直接说了访问目的。
    “和西域国家建立关系,然后就是访问乌孙,大宛,康居,安息,大月氏,甚至有可能去躺埃及,罗马。”
    “有机会,身度也要去一趟。”
    由于李牧之的原因,张骞知道的国家更多。
    因此,这次出使的地方也更多。
    李牧之沉声道:“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提,只要我可以帮忙的。”
    张骞:“放心,我不会客气。”
    “埃及,罗马等地,路途遥远,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。”
    “这些我会派副使前去,至于时间嘛,不成问题,我们这次分头行事,不介意把大明当做中心联络点吧。”
    李牧之揉了揉眉心,真是顺着干自己就爬啊。
    无奈道:“可以。”
    张骞哈哈大笑。
    “我们恐怕在这里待不了多长时间,乌孙和大宛的战争,我们不愿意掺和其中。”
    “也好,可以先去康居安息等地访问,等回来的时候形势可能明朗了不少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