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二章 重逢张骞-《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得益于阿育王的辛勤传道。
    大宛国也初步开始有了佛教。
    只不过佛家僧侣过少,程度并不太高。
    信佛教,并不意味着不吃荤。
    大宛国王深刻践行了酒从肠中过,佛祖在心头。
    很快,前线的消息也就传到了大宛。
    “汉使?”李牧之身子向前倾,面露诧异。
    大宛国王:“翕侯,汉使已经到达了郁成城,这次主使还是张骞。”
    “张骞嘛。”
    李牧之有些感慨,时隔五年之后,又要再次相见了。
    那时候,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。
    真可谓是一场轮回。
    过了十日之后,张骞等人在李延的护送下也到了大宛的都城。
    苏武好奇地看着这里,询问道:“这里的宫殿竟然丝毫不逊于我大汉的宫殿。”
    张骞回道:“可是这里的百姓却没有大汉的好。”
    大宛富庶,却是王宫贵族富庶。
    底层的百姓的生活条件可不高。
    李延骑着大马,护送着众人。
    “翕侯也在这里,想必应该等急了。”
    张骞深吸一口气,此情此景,再次重逢,心情复杂。
    苏武目光闪烁,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听张骞说过一些故事。
    听闻那大月氏贵霜翕侯的真实身份竟然是秦人。
    更是在大月氏想尽办法振兴华夏文化,张骞也多为推崇,所以他的心目中早就起了好奇心,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何样的人物。
    “有请汉使入殿。”
    大宛国国王坐在高位,李牧之坐在下方的一个位置,目光都落在了宫殿门口上面。
    宫殿前,出现了几道身影缓缓进来。
    李牧之目不斜视,终于看到了张骞。
    此次张骞衣着整齐,不复狼狈之色,面色润红,有几分上国使者的威严。
    “汉使,拜见尊敬的大宛国国王。”
    大宛国国王和张骞也相熟,也微微弯下身子,表示见礼。
    “咱们又见面了。”
    李牧之站起身来,笑道。
    张骞也是面带微笑,看着眼前身材高大的男子。
    心中唏嘘不已,自己当年看到有些青涩的少年眨眼间也变成了一位成熟的执政者,一举一动间威严尽显,在大宛国国王面前也无法掩盖其风华。
    大宛国国王:“看来都是老朋友啊!”
    “汉使,请坐。”
    张骞几人坐下,立马有宫女上前服侍。
    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,苏武目光闪烁,李牧之的言谈举止,还是面貌妆容,如果不是亲眼看到,恐怕会当做汉朝的某个贵人。
    尤其是话语纯熟,地地道道的大汉话。
    想想都觉得十分神奇,老秦人竟然能在万里之外的地方重现?
    秦国再生啊!
    “这位是?”
    李牧之也第一眼注意到了张骞身边的男子,进来之后神情淡定,而且一看就是张骞的副手,那想必应该是响当当的人物。
    只不过年龄略小。
    但是眉宇间充满了坚毅。
    “这是我汉朝的副使-苏武。”
    苏武抱拳。
    “苏武!”
    李牧之眼眸一缩,又是一名历史名人啊!
    苏武牧羊的故事可是相熟的很。
    西伯利亚大草原,也就是贝加尔湖畔,苏武放牧的地方。
    宁死不屈,好像将近二十年才回到了大汉。
    后来汉宣帝因匈奴归降,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,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。
    “功成画麟阁”“谁家麟阁上。
    和云台二十八将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。
    其中就有苏武,而并列的还有霍光。
    苏武在回到汉朝之后又做出了许多贡献。
    【详情可看汉阙!】
    苏武觉得李牧之的目光有些怪异,不过只是一瞬间,又恢复了正常,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。
    “对于汉使的到来,我敬二人一杯。”
    大宛国国王开朗大笑,举起了手中的酒杯。
    李牧之也同样举起。
    四人相碰!
    李牧之看了看大宛国国王,嘀咕道,未来你的国度就要被大汉攻破,如果你知道这些,也不知道是何感受。
    几人快速聊了起来,张骞和苏武二人含糊其辞地把在乌孙的事情代过。
    张骞话语中对乌孙和大宛的战争没有什么意见。
    只是说此次前来只是奉汉朝皇帝的命令前来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关系,并带来了大量的礼品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