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广年对(4)-《三国之谋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陈暮劝不动刘备。
    不管是侧面绕圈子,旁敲侧击告诉刘备大汉快不行了,让他早做准备。
    还是直奔主题,让他离开卢植去找皇甫嵩,都不行。
    因为这两件事都背离刘备价值观。
    别看刘备后来颠沛流离,依附过不少人。
    但要知道,投奔是投奔,投降是投降,二者是两个概念。
    在刘备一生流浪的生涯之中,他投奔过曹操,投奔过袁绍,投奔过刘表,投奔过很多人。
    但唯独没有投降过任何人。
    因为在古人的认知里,投奔就是去做客,当你的客人,二者关系至少在名义上对等。
    比如刘备第一次投奔曹操的时候,曹操向汉献帝帮刘备请封,封刘备为豫州牧。
    而当时曹操的官职是什么?
    是兖州牧、司隶校尉。
    在官职上,刘备和曹操几乎对等,没有谁高谁低的差别。
    而投降,就是成为你的臣子,你的附庸。
    要是刘备当时候是投降了曹操,而不是投奔曹操,曹操会帮刘备请封为和自己品秩大小差不多的官?
    用脚指头想都不可能。
    所以投奔可以,投降却不行。
    同理。
    现在刘备在卢植帐下。
    卢植是他的老师,他可以离开别人,是因为别人和他的关系对等,双方没有从属关系。
    但和卢植有。
    他们有师生关系这个牵绊在。
    一旦刘备离开了卢植,去投奔皇甫嵩,那在道义上,就属于背弃师长,说严重点,都可以算是欺师灭祖了。
    除非卢植亲口下令让他去支援皇甫嵩,这样就是尊师命,反倒是一种尊敬师父的体现。
    但不管是以刘备的身份还是陈暮的身份,都不可能去找卢植要这份命令。
    主将看得起你,是你的幸运。
    你要是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和主将谈条件的资格,想要得寸进尺要更多的东西,那就是典型的不识抬举,白眼狼的行为。
    任何一个主将在发现自己器重的下属居然有想要投靠别人的打算,都会觉得不高兴。
    就好像你在公司被上司看重,你却一门心思想去别的部门,那上司脸面何在?
    因此在这两点上,不管陈暮从哪个角度去劝说刘备,都行不通。
    不过陈暮也不会在这方面做计较,一定死缠烂打要刘备接受自己的提议。
    谋士嘛,其实就是参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