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于成龙不但名气大,而且为人严肃,作为下属的年栋梁对于这位顶头上司,很是有点害怕。 所以他识趣的闭上了嘴巴。 也就在这时,净鞭的声音响起,随着那清脆的鞭子声,前头的人群开始朝着太和殿走。 这一次参加常朝的人太多,所以像年栋梁和王善德这样的小官,根本就进不了太和殿。 他们只能在外面听着。 站在太和殿外,年栋梁跟随着百官,一起三叩九拜的行礼,而后快速的分班站立。 几个监察御史,更是站在台阶上,不断的扫视。 谁如果敢在这个时候君前失仪,那绝对会遭到这些御史的弹劾。 年栋梁以往在这种时候,绝对会什么都不说,但是此时,他却趁着低头的机会,朝着大殿看去。 太和殿的宝座上,是一团刺眼的明黄,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,刺得人的眼睛生疼。 不过他并不是想看皇帝,他要看的是太子。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,他没有看到另外一团明黄。 太子没有来? 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在他的心头,年栋梁就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。 自己这脑袋,这两天都忙糊涂了,居然忘了太子已经交出了杏黄袍。 而交出杏黄袍的原因,则是给他奶妈嬷嬷一家赎罪。 虽然这个赎罪,在很多人看来不值,但是年栋梁觉得,太子重情重义,乃仁义之人。 就是不知道,太子这次,是不是也像救自己奶妈一样救自己。 如果能够救自己,那就太好了。 就在年栋梁充满期待的时候,常朝的奏事已经开始。 虽然年栋梁明白,这次常朝最关键的事情,是顺天府城外越来越多的灾民,但是第一件事,说的却不是它。 而是江南士绅联合上奏折,恳请乾熙帝再次驾临江南。 对于这个折子,年栋梁知道这只是一个幌子,实际上,只是乾熙帝想要下江南,却不好自己说。 自然就有了这江南士绅的恳请。 不是我想去,是江南士绅邀请我,朕也是盛意难却啊! 实际上,此时站在御阶前的沈叶,心里也有着和年栋梁一样的猜测。 不过他此时想的,却是自己最好去趟江南。 留在京里监国,听上去权力挺大,但实际上处处都要受到老爹乾熙帝的压制和监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