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前些时候去畅春园见陛下,陛下对你的观政,也是非常满意的。” 听到这些,大皇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。 臣下对他的评价,他并不是太在意,他在意的乾熙帝怎么看他。 他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大殿,沉声的道:“舅舅,陛下让太子观政大兴县,是什么缘故?” 这是他心里一直犯嘀咕的问题,此时终于问了出来。 为此,他思索了很多的可能。 明珠并没有立即回答,而是端起茶水抿了一口,这才悠悠的反问道:“大殿下觉得呢?” “舅舅,我记得在唐宋之时,有宰相举于州郡之说,太子这去大兴县观政,是不是陛下要好好培养太子?” 说出这句话,允是的声音有点发涩。 他虽然观政兵部,但是毕竟只是六部之一。 而太子的大兴县虽小,却是一个完整的县。 听到大皇子这么说,明珠不置可否的笑了笑。 他朝着四周打量了两眼,这才低声道:“大殿下这么说,好像也有点道理。” “但是在老朽看来,陛下之所以不让太子下六部,是不想,也是不敢。” 不敢,这两个字,明珠说的非常轻。 轻到只能大皇子自己听得到。 大皇子一愣,随即反应了过来。 他仔细琢磨了一下,脸上多出了一丝笑容道:“还是舅舅看得远。” 明珠淡淡的道:“自古如是而已。” 听到这话,大皇子的心中,莫名的升起了一丝心寒。 自古如是,现在他没有坐在那个位置上,如果换成了他,他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坐稳吗? 明珠看着大皇子不断变化的神色,淡淡的道:“大殿下,你要做的事情,不是一日一时之功。” “决出胜负,说不定要几年,甚至十几年。” 大皇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,而后接着道:“舅舅,我听说太子到了大兴,什么都不做,只是听书、聊天。” “他这种行事方式,您觉得是对,还是错?” 明珠对于太子的行踪,一直都是非常关注的,他轻轻的抚了抚自己的胡须,而后淡淡的道:“太子这样做,也不算错。” “所谓做事,多做多错,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!” “大皇子你在朝堂也看到了,这经常被弹劾的,都是做事之人。” “而像钦天监之类的部门,连御史都不怎么理会。” “可是这句话,用在太子身上,就有点不对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