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作为一个在乾熙帝身边伺候了多年的大太监,梁九功也是能力非凡。 他迟疑了一下,就笑着道:“陛下,老话说,年轻人血气方刚,太子正年轻,说不定是一时气愤。” 乾熙帝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满意,他哼了一声道:“一时气愤,就能够随心所欲,什么事情都拿出来说嘛?” “他这是不成熟!让朕如何放心把这天下交给他?” 听到这话,梁九功再次变成了一只鸵鸟。 不过,他在心底深处却悄没声儿地嘟囔了一句,陛下,您又什么时候想过,把这天下交给太子呢? 他和太子的关系不错,所以他也越是能体会到乾熙帝对于太子的态度变化。 如果说以往是慈父,那么现在嘛…… 乾熙帝看到梁九功不说话,也没有继续追问,而是在感慨之后道:“梁九功,稍后你去传旨。” “让大皇子去兵部观政!” “让三皇子去礼部观政!” “让四皇子去户部观政!” “让五皇子去鸿胪寺观政!” “让六皇子去内务府观政!” “让七皇子去工部观政!” “让八皇子去刑部观政!” 一口气,乾熙帝说了七个皇子观政的衙门。 虽然是观政,但是皇子的身份毕竟不同。特别是大皇子,他作为皇长子,天生就能够吸引人关注。 毕竟,功大莫过于从龙! 而兵部作为六部之中最关键的一部,让大皇子过去,可谓是增加大皇子的声势。 对于乾熙帝的决定,梁九功自然不敢质疑。 他快速的记下后,就准备去南书房传旨,让值守的翰林学士将口谕变成旨意下发。 可是,就在他临走的时候,乾熙帝突然道:“太子也该多磨练磨练。” 听到这句话,梁九功顿时想到了乾熙帝并没有安排皇子的吏部! 作为六部第一的吏部,掌握着三品以下官员的考核升迁。 可以说,吏部尚书乃是六部第一人。 前明之时,吏部尚书更有天官之称,强势的话,甚至可以和内阁首辅扳手腕。 第(1/3)页